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斯特瓦爾德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5-16 15:49:07 發布人:editor
奧斯特瓦爾德(WilhelmOstwald)德國化學家。1853年9月2日生于俄國統治下的拉脫維亞首府里加。由于研究催化劑,提出化學平衡和反應速度的原理,并發明由氨氧化法制取一氧化氮等方面的成就,而獲得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
經過試驗,煙花終于飛上了天空。當他看著那五顏六色的煙火在夜空中飛舞時,奧斯特瓦爾德心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第一次感到了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1853年9月2日,威廉?奧斯特瓦爾德出生于人物國統治下的拉脫維亞首府里加。他的雙親都是德國移民的后裔,父親戈特弗里德?奧斯特瓦爾德是以制木桶為生的手藝人,曾在俄羅斯各地流浪,經受了種艱難困苦。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他逐漸變得脾氣暴躁,但意志堅強。他在實際生活中悟出,要想生活得好一些,一定要有知識,他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卻一定要把孩子培養起來。
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小河,那是奧斯特瓦爾德和他的小朋友們游戲的場所。他的許多“科學研究”工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奧斯特瓦爾德與自己的兄弟和幾個好朋,一有空就到河邊玩耍,河里的魚兒、水草都是他們的“研究”對象,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他們幾乎考察河中的一切,每一個新的發現都會引起大家極大的興趣和廣泛的討論,這個活動給他們帶來了歡樂奧斯特瓦爾德對大自然的熱愛就是從這里開始的。這一群小孩經常到河邊玩耍,常常給家里惹下許多麻煩,因此老奧斯特瓦爾德有點不滿,但是他并沒有阻攔孩子們的活動。
少年時代的奧斯特瓦爾德精力充沛,有了探索科學的興趣,便開始向各個能施展能力的地方發展。11歲時,他偶爾得到一本制作煙花的舊書,奧斯特瓦爾德立刻興趣盎然地研究起來。原本想向老師請教一下書中的疑難問題,但是老師并沒有解答他提出的問題。這樣一來,他只好在無人指導下自己動手,試做出各種顏色的煙花。
他和自己的朋友開始收集各種有用的材料,他的父母也很支持這一行動。母親把省下來的錢交給他,讓他購買硝石、硫黃和能夠產生種前面色的金屬粉末,還把一些可以作實驗用的器皿讓他使用。制作煙花相當危險,特別是容易引起火災。父親再三考慮之后還是把地下室的一間屋子專門作實驗室,供兒子制作煙花使用。父母的支持使奧斯特瓦爾德更有信心了。經過試驗煙花終于飛上了天空。當奧斯特瓦爾德看著那五顏六色的煙火在夜空中飛舞時,他心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第一次感到了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后來,奧斯特瓦爾德總結他克服困難,取得成績的經驗時說:“在一切困難面前,有一個原則是有用的:你想去做某一件事,但又沒有十分所握,最好的辦法就是堅定信心。”但是這樣的經驗是片面的,那些不符合客觀規律的事情,你的信心再堅定也是要失敗的。
煙花制作成功,大大地提高了奧斯特瓦爾德的興趣,他開始考慮制作一枚火箭,但火箭的制作難度和危險程度就更大了。在猶豫一段時間以后,他還是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決定動手制作。在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一枚象樣的火箭制作成功了,但是還需要試驗,到底在哪里發射呢?小伙伴們經過討論,認為應當在囪管道里發射,這樣可能不會造成傷害。實際上,他們認為這些防范措施不過是多余的謹慎,因為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對這次實驗的成功都沒有多少信心。然而,火箭發射成功了,它在煙囪里直沖而上。 這一成功鼓舞了奧斯特瓦爾德,引發了他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在試驗的過程中不僅訓練了他實驗化學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實驗的過程中悟出了一些書上沒有講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簡便方法,這些活動使奧斯特瓦爾德一生受益匪淺。若干年后,他成為很知名的化學家了,由于他會吹玻璃,會木工和金工技術,尤其是善于為預定的目標設計和制造儀器設備,并靈活地裝配和使用它們,所以總能達到所需要的實驗結果。他的同事和學生無不為他超群和嫻熟的實驗技巧所折服。 從興趣出發由此而深入鉆研是奧斯特瓦爾德走向成功的捷徑;從興趣出發自由放任是奧斯特瓦爾德屢遭失敗的根源
在興趣的驅使下,不久奧斯特瓦爾德又迷上了照像,當時攝影技術還在發展時期,雖然1868年已經發明了賽璐珞,但是工業生產賽璐珞膠卷還是1884年以后的事情。那時照像底板都得由攝影者自己制作,奧斯特瓦爾德就是根據當時已經發明的照像原理,自己動手制作了照像機底板和像紙。很多人都認為這不過是一時頭腦發熱,不會有什么結果,可奧斯特瓦爾德卻出人地洗出了照片。令老師和家長倍感驚奇,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極聰明而又有才干的孩子。 這些有趣的活動鍛煉了奧斯特瓦爾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養成了他鉆研問題的習慣,但是并沒有促進他學業上的進步。本來是五年制的中學,奧斯特瓦爾德卻花費了7年時間。一年級時,他還算可以,是個優等生,從二年級開始便成重讀專業戶了。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命名學習反倒成了“業余”的事情。二年級時重讀了半年,三年級把主要精力又投入到各種有趣的化學實驗中去,結果其他功課受到很大影響,只好重讀一年。四年級又重了半年。五年級雖然沒有重讀,但是畢業考試又遇到了更大的麻煩,俄語考試沒有及格。雖然考試前與他要好的同學私下向他傳授了蒙混過關的秘訣,但他卻自以為是,并未采納。在沙皇統治下的拉脫維亞,俄語考試是很重要的。雖然他得到了畢業證書,但是不能升入大學,必須再補習半年俄語,重新考試。可能是老師看奧斯特瓦爾德實在是過不了關,發了慈悲之心,才高抬貴手。考試前,他在老師指導下做翻譯練習,十分“湊巧”的是,這些練習的最后部分正好就是考試中的題目,這樣奧斯特瓦爾德總算有資格上大學了。
1872年1月,奧斯特瓦爾德進入多帕特大學學習。雖然有了中學的教訓,上了大學之后,奧斯特瓦爾德仍然對自己很放縱。大學的學制為3年,共6個學期。第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他經常是在四重奏樂隊里度過的,還參加了其他娛樂活動和各種討論會。第二、第三個學期基本上也是這樣過去的,他不經常去聽課,即使去上課,也基本上是在課堂上睡覺。這樣的學生是不會有什么好結果的。他的父親也為此深感憂慮。
幸好奧斯特瓦爾德不是一個荒唐到底的年輕人,只是他太多的興趣愛好使他不能把時間和精辦集中起來。在困境面前他振作起來,通過自學和向老師請教,他的學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他申請參加第一部分候補學位的考試,這種考試通常有3部分。第四學期他通過了第一部分的考試。第六學期末,他通過了第二部分的考試,成功使他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他宣布要參加最后一部分考試。
在很多人聽來,這似乎有點吹牛,因為離考試時間只有2個星期了,人們嘲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有點狂。總而言之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奧斯特瓦爾德的一切辯解人們都聽不進去,因為誰都知道,在入學二年半的時間里,他從來沒有認真學習過。被逼急了的奧斯特瓦爾德只得拿人格來擔保,并且在考試結果上打了一箱子香檳酒的賭。
可是等第二天早上起來,奧斯特瓦爾德冷靜下來了,他細細一想,也確實不容樂觀。他想打退堂鼓了,但一想起眾人對他的嘲笑,想起在眾人面前信誓旦旦的賭咒,已經沒有退路可走了。平心而論,面前困難是不少,但還沒有努力就退下來,實不應該。奧斯特瓦爾德憑借著他的勇氣和毅力以及極強的記憶力和自學能力,終于通過了第三部分的考試。1875年1月,奧斯特瓦爾德大學畢業了。
從興趣出發由此而深入鉆研是奧斯特瓦爾德走向成功的捷徑;從興趣出發自由放任是奧斯特瓦爾德屢遭失敗的根源。在上中學和大學時就充分表現出來了,只是由于他的才能和堅強意志才得以過關。
一個很有名的化學家,很糊涂的哲學家
奧斯特百爾德是離子論的最早支持者,與阿累尼烏斯,范德霍夫合稱“離子”三劍客。他在離子平稀原理基礎上提出了酸堿指示劑理論現在一般分析化學的教課書中還采用這一理論。他還對催化過程作了研究,用催化劑使氮氣和氫氣在高溫下合成了氨,又通過催化作用將氨氧化成硝酸,這在當時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為此,奧斯特瓦爾德獲得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可算一位很有名的化學家了。
功成名就的奧斯特瓦爾德仍然是一個我行我素從興趣出發的人,很難聽進別人的意見,他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坑。他不相信原子論,認為能量是萬物的本質,物質僅僅是各種能量的空間集合。他鼓吹唯能論,到處演說、寫文章,他的這種觀點受到許多知名科學家的批評。在一次自然科學家的會議上,他發表了《克服科學的唯物論》的講演,立刻遭到了著名科學家普朗克?玻耳茲曼的反對。他任職的萊比錫大學也認為,他過分地把時間和精力分散到了其他方面。校方似乎讓他作出最后決斷,他的主要興趣是化學還是哲學。這樣一來,奧斯特瓦爾德就很難在學校工作了。為了自由地從事他感興趣的工作,奧斯特瓦爾德提交了辭職書。1906年夏天,53歲的奧斯特瓦爾德提前退休了。隱居山村,但仍然鼓吹唯能認。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中列舉了很多例子來說明奧斯特瓦爾德唯能論在理論上是混亂的。列寧說他是“一個很有名的化學家,但也是很糊涂的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