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危害介紹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6-30 09:59:40 發布人:editor
工業衛生是研究勞動條件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提出改善勞動條件、預防職業病等措施的一門學科。它的重點是研究各行業的職業衛生特點,從衛生學的觀點出發,著重研究勞動條件及其對人群健康影響的規律。不良勞動條件存在各種職業性危害因素,按其來源可分為三類:1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1)化學因素:有毒物質,如鉛、汞、氯、一氧化碳、有機磷農藥等;生產性粉, 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有機粉塵等。2)物理因素: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高氣壓、低氣壓等;噪聲、振動;射頻、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3)生物因素:如附著在皮膚上的碳疽桿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2 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1)勞動組織和 勞動制度不合理,如勞動時間過長、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2)勞動中的精神過度緊張。3)勞動強度過大或勞動安排不當,如安排的作業與勞動者生理狀況不相適應、生產額過高、超負荷加班加點等4)個別器官過度緊張,入光線不足引起的視力緊張等。5)長時間處于某種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 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1)生產場所設計不符合衛生標準或要求,如廠房低矮、狹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無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2)缺乏必要的衛生技術設施,如沒有通氣換風、照明、防塵、防毒、防噪聲、防振動設備,或效果不好。3)安全防護設備和 個人防護用品裝備不全。在實際的生產場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多種因素同時對勞動者的健康產生作用,此時危害更大。 職業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職業性損傷還包括工傷,工傷可由輕微到嚴重,甚至導致傷殘或死亡,所以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預防。發生工傷的原因有很多,工人缺乏安全生產知識、不注意防護、存在麻痹僥幸的心理,或飲酒、藥物、疲勞和精神心理等因素都有影響。工傷與職業病預防不能截然分開,二者常有內在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