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后的農藥包裝危害不容忽視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7-03 16:47:17 發布人:editor
當前,正值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用藥高峰期,在一些農村地區接連發生了噴灑農藥致農民中毒事件。其原因與不少農民噴灑農藥操作不當,自我防護意識不強有很大關系。長期以來,農民群眾在農藥的安全使用上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僅沒有充分認識到不規范操作所產生的直接危害,而且對使用后的農藥包裝物(盛裝農藥的瓶或袋)隨便丟棄,留下了安全隱患。在農村,因為飲食被農藥廢棄物污染的水或其他食物致畜禽中毒死亡的事時有發生。
在日常生產過程中,許多農民習慣將使用完的農藥瓶或袋子隨手丟棄在田邊、池塘、河溝,這些容器中的殘留農藥經過日曬雨淋,或自然揮發,或隨雨水沖刷滲入地下,污染了大氣、水質與土壤;而且,隨著農藥用量的逐年增加,這些農藥廢棄物無法自行分解融化,愈積愈多,以致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更為嚴重的是這些農藥殘留通過食物鏈的逐級累積傳遞,最終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為盡可能地減少農藥危害,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近年來,各級政府在控制農藥殘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農藥殘留監測體系與監控網絡,不斷加大檢測、檢驗設備的硬件投入,提高農村食品監測保障能力,這些措施對控制農藥殘留,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些舉措重在加強對農產品所含農藥殘留量的監測,而忽視了使用后的農藥包裝物,如盛裝農藥的瓶或袋殘留農藥的危害性控制。
有關部門在注重引導農民群眾如何使用農藥的同時,加強對使用后的農藥包裝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是一件關系到農村生態環境建設,保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大事。一是在生產源頭上,要求農藥生產企業在農藥使用說明中特別注明隨便丟棄農藥包裝的危害性和簡易有效的處理辦法,提醒農藥使用者不要隨意丟棄農藥包裝;二是在使用環節上,讓農民知道如何把使用后的農藥包裝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程度,引導農民加強自律,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三是在使用后的管理上,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立農藥包裝專門回收站,指定有關人員統一回收農民使用過的農藥包裝,從而徹底解決農藥包裝被隨便丟棄的問題;四是在行業管理上,有關部門應結合實際,盡快制定關于農藥包裝使用后如何處理的具體辦法,為解決這方面問題提供可執行的依據。同時要加大農藥安全使用與防護知識的宣傳力度,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群眾使用農藥的水平與安全防范能力。